濘虹,這是一個為基隆講故事的創作。
基隆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悠久的關係,氣候一旦不佳,整座城市就會潮濕昏暗,又因歷史悠久,市容也時常瀰漫一種老舊的氣息,讓在地人慢慢產生一種自卑的情感,甚至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特質 。
在各式的負面主題的城市排行榜中, 基隆肯定是會拔得某個頭籌 ,我們總將不快樂的原因歸向雨很多,但反觀雨量也多的宜蘭,他們卻是最快樂的城市,那我們就會歸咎於另一個原因, 就是我們鄰居台北,這兩座城市的距離很短, 當我們帶著期待的心來到來台北,享受了五光十色的科技生活,再回到基隆,那硬生生地剝奪感,讓我們又對一切他人給自己家鄉負面的指教,更深信不疑和概括承受。
包括我自己,我也會時常質疑自己對這塊土地的感情是否真心。

潛入熱鬧的廟口店家後廚房

熱鬧的阿華炒麵

第二代雜貨店

潛入熱鬧的廟口店家後廚房

我媽媽, 也是一個在基隆土生土長的人


我媽媽, 也是一個在基隆土生土長的人
基隆跨縣市通勤上班的人口比率為5 8 . 7 %,通勤率居全國之冠,基隆人都希望這個城市變得更好,但礙於社會壓力,又拚命的逃離這裡,不敢奢望待在基隆會有什麼生存機會。
「 妹妹啊,看你,畢業後要不要回來基隆?」一句來自媽媽無心的話,燃起我想重新認識這個土地和讓它再綻的熱血心情。
在現任市長林右昌的帶領下,基隆的本土文化和自然景觀開始被重視,各式各樣的文化團體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,這些團體的共通性就是: 堅信基隆那些被遺忘在陰暗巷弄 和老一輩人腦海的故事,值得被非本地人知曉和被本地人傳承。
基隆在地人心中都明白這塊土地的都市空間、人文地景、飲食文化、自然景觀、歷史故事,都有潛力跟其他城市較勁, 也不是其他地區可以短時間可以取代的,那我們要反思的則是自己的心態;是否因為習慣和視覺疲乏而忽略了人情溫度所刻畫的生活感。
這塊土地欠缺的是一個能替他講故事的人, 隨著時間的推移,已經到了快要出社會的年紀,我無法再將自己設定為旁觀者,秉持著要幫基隆發光發熱的使命感,我要當一個說故事的人,我要把這塊土地讓我感動的地方用我的方式去詮釋。

